头条新闻

数据安全治理与流通学术交流会议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22

2025710-12日,由网络空间安全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承办的“数据安全治理与流通学术交流会议”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筑牢安全基石,激活数据价值”,中国科学院郑建华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技术副总师李凤华研究员、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于佳教授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8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数据安全流通技术、合规治理机制与产业融合实践。

聚焦数据安全,共话治理新思路

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技术副总师李凤华研究员致辞表示,我国正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也不断深化,数据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与价值释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次会议的召开,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数据安全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李凤华致辞

在主题报告环节,郑建华院士围绕“密码定义的数据安全”发表演讲,深入剖析了数据安全治理的思考与愿景。本次会议还邀请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李晖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张卫明教授、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洪澄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化存卿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王亚杰特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网络空间安全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陈小军研究员、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咸鹤群教授以及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朱晓杰长聘研究员等专家作了有关数据要素流通中的隐私计算、数字水印、同态密文转换、区块链溯源、跨境数据流动、商用密码和密文检索等关键技术的报告,分享了数据安全治理与流通领域的前沿成果,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郑建华:密码定义安全--思考与愿景

李晖:数据流通利用中隐私计算关键技术

张卫明:从跨媒介水印到大模型水印

洪澄:密文转换技术-降低同态密文流通体积的法宝

王亚杰:面向数据要素可信流通的隐私计算技术

化存卿:面向6G数据安全的无线空中计算技术

陈小军:分布式机器学习中的隐私保护计算技术

咸鹤群:商用密码技术在数据要素流通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朱晓杰:多属主多用户场景下的可搜索加密技术

展望未来,共绘数据安全新蓝图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数据安全治理与流通领域的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产业实践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呼吁,未来需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数据安全技术攻关与场景落地,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网络空间安全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将持续深化该领域探索,助力构建安全、开放、共享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合影